端午节的五毒指的是什么 如何攻“五毒”

导语:在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做“端午至,五毒醒,除五毒,避五毒”,意思就是说在端午季节,农村有五种毒物就要值得注意了,看到要避开它们,免得遭到它们的咬伤而中毒。那这五毒是指哪五毒呢?毒性又如何?

五毒指的是什么

在我们民间一般流传的五毒就是只蜈蚣、毒蛇、蝎子、壁虎和蟾蜍。这五种小动物在农村还是常见的,分布十分广泛。

端午节的五毒指的是什么 如何攻“五毒”

第一:毒蛇

提到毒蛇,想必很多人会想到“吐着蛇芯、冒着绿光”的眼镜蛇。蛇的种类多种多样,一旦被毒蛇咬伤、不能及时救治,就会有生命之忧。

,古人上山采药、赶路经商,甚至种菜耕耘,或多或少都会遇到“随时出没”的蛇,没有“急救车、急救药箱”的情况下,人被毒蛇咬伤,想要死里逃生无异于天方夜谭。

五月天气炎热、雨水落多,田间地头常有蛇出没,这些原生态的蛇在没我快防护网没有驱蛇仪器的情况下,“肆意横行、任意而为”,手无寸铁的百姓完全不是蛇的对手。因此,蛇成为了人人畏惧的动物之一。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,由此可见,蛇对人的影响过于刻骨铭心!无论哪种蛇,对人的伤害都是“终身阴影”。

第二:蟾蜍

蟾蜍在古文记载中曾是神兽,它带有灵气、具有守护作用,但真实的蟾蜍却是繁殖能力最强的毒物之一。蟾蜍浑身是毒、它的俗名叫做“癞蛤蟆”,癞蛤蟆的毒性有目共睹:一旦被咬中,在古代将会无药可医,就是这个“奇丑无比”的蛤蟆让很多人避而远之。把它列为“五毒”之一也不难理解。

第三:壁虎

说到这里,很多人会好奇:可爱的小壁虎咋就成为了毒物?小壁虎不是能吃蚊子的动物吗?这种思想是现如今的看法,在没有分类分科的封建社会中,小壁虎的“断尾再长”乃是“怪象”。

古人认为:壁虎作为爬行动物,会爬到人的耳朵、嘴巴里,它那条尾巴会断在人体体内导致人耳聋耳鸣,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是无稽之谈,在当时却被人奉为不容置疑的权威说法,他们眼中的小壁虎乃是钻人耳朵的“恶虫”。

端午节的五毒指的是什么 如何攻“五毒” 第2张

第四:蜈蚣

蜈蚣“昼伏夜出”,虽然体型小,却毒性极大,这种百脚虫,是一种有毒腺的、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。这种动物能干掉一头大象,可见其毒性之大。

第五:蝎子

它被封为“五毒之首”,蝎子的毒性从古至今都有增无减,形容一个人恶毒大多会用“蛇蝎心肠”,蝎子的攻击让人防不胜防。蝎子的起源由来已久,它自存在起就有四亿三千万年的历史,在漫长的自然进化中都未能淘汰,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程度。

延续至今,蝎子种类多种多样,瘦长的身体几乎遍布毒性,每种蝎子都带有毒性,毒性不分大小,毒性不分体积,其他“四毒”见到蝎子都会绕道而行,可见蝎子的毒烈程度。

攻“五毒”

第一:吃

难道是吃掉五毒?自然不会杀害它们将其吃掉。古人注重心安,所以,将五毒画作符号放在饼上,称为“五毒饼”,吃掉它寓意为排毒。五毒饼香糯可口,深得男女老少的喜欢。

第二:画

在端午节当天,大人会用雄黄酒画在儿童额头,称为“画额”,这个画额很有讲究,并非乱画,要在孩子额头中间画个“王”,除了额头中间,手心、脚心都要涂上雄黄酒,一是为了借雄黄辟邪,二是为了用“老虎”镇邪。

第三:挂艾草

因为艾草不仅可以提神醒脑,也可以驱邪镇邪,它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,古人的挂艾草并非迷信,而是有一定的依据。艾草气味清新,可以驱虫,这些虫子在艾草的熏香下,大多会绕道而行。

第四:跳钟馗

钟馗面目严肃、气场强大,在古人心中是难以超越的神,民间会通过跳钟馗的舞台剧来驱赶鬼神、规避邪气,这虽然带有迷信色彩,却极能安抚人心。

结语:以上是天气君小编整理的“端午节的五毒指的是什么 如何攻“五毒”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